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_国产成人精品网址_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电影_sdde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構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 提升大學生生態文明素養

來源: 云南日報    時間:2025年03月31日    瀏覽量: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高等教育在培養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人才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高校應通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構建高校生態文明課程體系、完善協同育人機制和建設綠色校園,構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提升大學生生態文明素養,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高校教師生態文明素養。高校是生態文明教育的前沿陣地,教師在高校生態文明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提升高校教師隊伍的生態文明素養,能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生態文明教育。一是加強高校教師生態文明教育培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通過專業的生態文明教育培訓,學習相關理論、政策法規等,提升高校教師的生態文明理論水平。二是提升高校教師參與生態文明科學研究的積極性。高校教師要結合自身科研方向積極參與到生態文明的科學研究當中,從不同的學科視角深入研究生態文明,把握生態文明理論動態,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將生態文明教育與科學研究有機結合,提升生態文明教學的質量。三是鼓勵高校教師參加生態文明實踐。高校教師不僅是生態文明理念的宣講者,也是踐行者。鼓勵高校教師利用周末和假期參加生態文明實地考察,了解我國目前生態環境與保護的現狀,鼓勵高校教師積極參加生態文明公益活動,宣傳生態文明理念,傳播生態文明知識,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身體力行,起到示范引領作用。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構建高校生態文明課程體系。一是要堅守高校思政課主陣地。每門思想政治理論課對生態文明教育各有側重、相互聯系并形成體系。大學生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能較為系統地了解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能深刻領悟其思想內涵,了解相關政策、法規、案例以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并知曉中國面臨的生態風險、挑戰和應對措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二是要整合多學科資源,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的作用。生態文明是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涉及生態學、環境學、地理學、氣候學、水利學、農學、法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等。高校要發揮各學科優勢,整合資源,開展跨學科研究和教學合作,將生態文明教育融入專業課程,讓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并開設生態文明教育選修課和學術講座,構建高校生態文明課程體系,實現生態文明理論的體系化傳承。讓大學生從不同視角深入了解生態文明理念,將理論知識融會貫通,做到學深、學透、學活。

創建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完善協同育人機制。高等院校要加強與生態文明相關博物館、科技館、科研機構和生態企業等合作,完善協同育人機制。聯合開展生態文明科學研究,創建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為大學生提供較好的生態文明實踐場所,促使大學生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場景和生活中,幫助大學生更好地踐行生態文明理念,成為生態文明的宣傳員和建設者。

建設綠色校園,踐行生態文明理念。高校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地方,積極采用節能、節水、環保、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綠色產品,提升校園綠化美化、清潔化水平,建設綠色低碳校園。發揮學生組織和志愿者的積極作用,精心開展全國生態日、節能宣傳周、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糧食安全宣傳周等活動,營造濃厚氛圍,培育綠色校園文化。定期開展公益講座,引進校外專家與校內教師協同育人,組織大學生參加環保技能培訓及社會實踐,推進綠色校園建設,踐行生態文明理念。


原文鏈接:https://epaper.yndaily.com/app_ynrb/2025-03/31/content_99350284.html


作者:馬瑜 楊玲

圖片:

編輯:朱伯鈞